为了准确地感知任何情境,我们必须集中注意力,不要被其他的事情分心。换言之,我们必须调动全部注意力,在特定的时间从周围出现的所有事物中精确筛选出需要关注的事物,并且对这种情境保持我们的专注和紧张状态。
下面的测试中包括12道试题,用来测试你的感知能力以及对细节的注意力、你思维的敏捷力、横向思维能力,以及你避免被表面现象蒙蔽的能力。
试题比较有趣,而且能够达到增强你的感知能力的效果,无论你的得分高低。每道题的答案都包含一个详细分析,不仅阐述了解决每个问题的必要思维过程,而且探讨了你没有正确回答的原因。限10分钟内完成。
01.下面的图中有多少个圆、多少个正方形?

02.请计算下面句子中字母「F」出现的次数。只允许数一次,不得重新核对。
Emphatically, famous frauds are the cause of many hours of frenzied yet fruitful scientific police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years.
03.下面的这些单词为什么按这种顺序排列?
idea, knob, epic, hard, rare, wolf, sing, inch
04.张九的母亲有三个孩子,第一个叫「张大」,第二个叫「张二」。第三个孩子叫什么?
05·假设你是一位公共汽车司机。在第一站,有三位女性、四位男性和六名儿童上车。在第二站,四名儿童和两位女性上车,一位男性下车。在第三站,上来一位女性。请问这位司机身高是多少?
06·一位著名的义大利魔术师宣称,他无须让桌球弹在任何表面或物体上,就可以用自己的手让球运动一段较短的距离之后,球自动停下来,然后又回到他手中。他是如何完成这种技艺的?
07,你将一块厚木板锯成大小相等的12块,并且将它们分成两堆,每堆6块。这时,你发现还有第三堆木头,为什么?
08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男人和他的寡妇的女儿结婚,这样做是否合法?
.
评分
01.没有圆,也没有正方形。回答正确得4分。
许多人在看到这幅图之后会认为有四个黑色的圆,各自有一个角被中间白色的正方形挡住。然而,这只是观察者产生的一种错觉。实际上, 图中只有四个黑圆的四分之三,但是这种排列方式产生了中间正方形的错觉。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既没有正方形,也没有圆。
02.9 次。回答正确得2分。
让人惊讶的是,平均起来,人们读第一次时只能找出9 个「F」字母中的6个。许多人忽略单词「of」中的「F」,因为他们脑子里想的是「V」而不是「F」。
03.这些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依次是ABCDEFGH。回答正确得2分。
这道题要求你的知觉比较敏锐,除了注意每个单词的首字母之外,还应注意最后一个字母,或者整个单词。尽管最后我们都能找出答案,但要, 想迅速答对需要有灵活的头脑去探索和分析所有的可能性。
04.张九。回答正确得3分。
这道题中有很多迷惑性的已知条件用来误导人们,尽管答案就是题目的第一个词。首先,你看到了似乎很有逻辑的序列———「张大」、「张二」,很自然会让人想到接下来是「张三」。此时我们的脑海里充满了这些错误的感知,许多人就会忘记从一开始题目就告诉我们这里考虑的是「张九」的母亲,而且她的两个孩子的名字分别叫做「张大」和「张二」,那么剩下第三个孩子必然就是张九自己。
05.因为你就是公共汽车司机,因此司机的身高就是你自己的身高。 回答正确得3分。
在第一个句子中,你已经被告知是这位公共汽车司机。题目最后问这位司机,也就是你自己的身高。题目的其他部分都是完全无关的,仅仅是为了误导你,让你对问题产生错误的感知。
06.他用手将桌球直接向上扔。回答正确得2分。
他是一位魔术师是无关紧要的,他是义大利人同样也无关紧要。这些事实仅仅是为了迷惑你。你必须抓住问题的核心,也就是如何让桌球运动一段较短的距离,然后完全停止,然后又回到发球者手中。
07·第三堆是锯木头时留下的锯屑。回答正确得4分。
对于本题,要想认识到超出问题已知条件之外的东西,必须要用到一定的横向思维。事实这么简单,12块同样大小的木块被分成两堆各六块。 因此,我们的第一反应会认为第三堆必定来自外部。只有当我们想到将大木块锯成许多小木块的过程时,我们才可能认识到第三堆其实是一堆锯屑。
08.不可能。如果他有一位寡妇,那他已经死亡,不可能再与任何人结婚。回答正确得3 分。
在这里「是否合法」是无关紧要的,但是这种无关性对许多人产生了希望的效果,使他们得出对问题的一种错误感知,将他们的注意力从症结处移开。本题中,唯一有关的是:如果这个人有一位寡妇,那么他一定是死人。
心灵解析
人的心理机制是复杂的,思维方式也是非线性的,大量的直觉思维、 跳跃思维和发散思维充斥在人们日常的思维过程中。思维不仅是集中完成任务的目标,还是酝酿即时灵感的个人目标,比如制订未来计画、解决工作问题和更加了解自我。有时这些目标中的一个会「劫持」我们的注意力。因此,我们的思维会漫游。
根据下面的分布表,你可以知道自己的思维抗干扰能力处于什么样的水准。

走神与集中注意力是相抗衡的两个心理过程。许多游离思维是无害的,吃饭时想工作问题就没什么不好。但当它分散人的注意力,问题就出现了,其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不过思维游离有可能促进人们的创造力, 不受拘束,随意想象,正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情形。